找到相关内容810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见 鬘 论—略说见及乘差别备忘录

    受到感染,又在多伦多传时轮金刚时,前行正行都有很多的念诵,也因此加重了我的病情。  虽然你们得不到灌顶加持,但请不要以为是损失。事实上,学习佛法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思修,如果对教理不了知,即使得到十...大智功德。)  接着请念诵弥勒菩萨的【现观庄严论】归敬颂:  求寂声由遍智,引导令趣最寂灭,诸乐饶益众生者,  道智令成世间利。诸佛由具种相智,宣此种种众相法,  具为声菩萨佛,四圣众母我敬礼。  ...

    莲花生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2.html
  • 论观音与西游故事

    楞严经》上则说 ,观音因佛的教导,「从思修入三摩地」而得「与佛如来 同一慈力」,「同一悲仰」;如来因他「善得圆通法门」, 遂替他授记为观世音。(注十四) 以上关於观音的来历容或有异,但其为男身则...众生受诸苦恼、恐怖等事,退矢正法,堕大闇处,忧愁 孤穷 页151 ,无有救护;若能念我、称我名字,我天耳所,天眼所见 ,是众生等。若不得免斯苦恼者,我终不成正觉。(注十一 ) 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61063495.html
  • 大乘与小乘

    佛号称福智两圆,也就是智慧福德都能圆满,故称两足尊,这与佛陀  从凡夫上就发心广大,精进于思修,并于长劫中在世间广行菩萨道,广集福德智慧资粮  是分不开的。所以佛能圆满一切功德,而声阿罗汉由于急求...有不同,或称声乘及辟支佛  乘,或称二乘,小乘的提法有时专指声乘,有时则是把声乘与辟支佛乘二乘合为一,  统称小乘。在《大般涅槃经·圣行品》中,佛陀开示道:“善男子,是诸大众复有二种,  一者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2763537.html
  • 不共加行

     2.胜解空义,从思修,了解心的自性本来清净  《聚喇嘛》云:“心之自性最光显,一切染污所蒙蔽。”但他宗多误解此义,说心即是佛,为客尘烦恼所染蔽,故成凡夫,去此染污,就成佛了。所以主张一切有情无不是...、梦飞行、梦骑象、梦宝马、梦登山、梦登狮子座、梦人微妙宫殿、梦法、梦人白色帐幕、梦沐浴、都是净罪之相。但在平常也会有这些梦相,如风大盛,就可梦飞行,因不在诵咒修法时数次显现,就不足为证。  不过这些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3963936.html
  • 禅诗与禅

    本色。”[1]他又以禅家悟有大小、深浅的情形将不同时代的诗划分为不同的层次:“汉魏晋与盛唐之诗,则第一义也;大历以还之诗,则小乘禅业,已落第二义也;晚唐之诗则声、辟支果也。”[2]《楞严经》说: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。”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”是“解悟”;“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”是“证悟”。不论哪种悟,以禅宗的见地和唐宋诸大禅师的行径来看,都需要思修的加行。严羽认为诗悟也需要学思...

    秦团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364138.html
  • 大乘非佛说辨

    熏习皆躬行事故,思修三如戒定慧次第,因果不可乱不可越故。倘谓说法听法亦躬行事,欲人行者需教人以道,未道者不能行道。则汝如何复言佛重躬行不重空谈,不说大乘法又当问彼所云实证者,将何所证?将如何证耶?于...,故名如来也。是故佛复自云:我自得道以来,未曾说一字,汝等亦不。所以者何?法性本如是,非佛所说故。何谓法性见,《起信论料简》篇中,此不备述。于此当思,佛法与诸余外道等及科学哲学等根本不同,谓彼辈学问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764161.html
  • 法 相 学

    法 相 学  王恩洋  叙论:  法相学在佛法之地位及与西洋宗教  哲学科学之比较观  一、法相学在佛法上之地位 《解深密经》胜义生菩萨言:世尊初于一时在施鹿林中、唯为发趣声乘者以四谛相转正...是未了义。第三时教无上无容,是真了义。佛初灭度,声弟子依阿含教宏宣正法,数百年间分部二十。次有龙树提婆菩萨依大般若经造《中》、《百》等论,宣宏胜义空性,拯彼小宗,导人大乘。由是空有互非,小大共诤。后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5864353.html
  • 佛法真义

    计虚无,依圆有故。二舍滥留纯,境易滥外,识纯内故。三摄末归本,相见俱依自证起故。四隐劣显胜,所劣王胜故。五遣相证性,一真法界,性离言故。修此观时,以思修所成妙慧为能观体。于资粮位,但深信解。于加行位...谓劳无功,不若外道,苟偷易活。如是愚迷,深足悲悯,故修行人,当祛此倒。何谓倒果为因?学佛次第,曰思修,曰戒定慧,由而思,思有所凭;由思而修,修乃有道;是故资粮位中,多闻修习,四加行位,乃极寻思;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4464394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1)

    弟子们的受持也是单靠耳根的“听闻”,内心的思维,即所谓的“由思修”而“入三摩地”。  最初单以宣讲、背诵等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授、受持佛法,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自然引发种种的争论,因为佛弟子们长时间的记忆...世尊于日用寻常显露般若本体的悲心,空生尊者悟旨请益的良苦,亦为了不负自己披缁学佛的诚意,再加上自己多年来对《金刚经》的喜爱,今抱着一颗虔诚仰信佛言祖语,不敢夹杂半点名利养的真实心,仰凭十方三世如来的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165507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导读

     四、真念佛人须具信愿行三资粮。思修三妙慧。始名念佛人。净宗学会要求念佛人。要具五德。三福。六和。三学。六度。十愿。一向专念。求生净土。依佛为境。心。愿。解。行。一一同佛。  七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...。  《无量寿经》言:其佛本愿力,闻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国,自致不退转。又言:诸有众生,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转。  若能提起‘念佛心’一心念佛,舍一切贪恋,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865570.html